操作战舰的核心在于理解舰船定位、阵型编排、战斗指令以及战术策略。战舰分为护卫舰、驱逐舰、巡洋舰、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等多种类型,每种舰船都有独特的武器系统和战斗序列。前排舰船通常承担防御职责,中排舰船均衡攻防,后排舰船则侧重输出。编队时需根据敌方阵容调整舰船配置,例如面对高火力敌人时应增加装甲型护卫舰或巡洋舰吸收伤害。
出征前可通过战略地图选择最短路线或迂回路线,确保胜率高于70%以减少战损。增援指令能快速补充兵力,但需消耗策略值;封锁指令适用于控制NPC据点周边区域,自动攻击途经敌人;驻守指令则用于保护矿点或设施。战斗中舰船会根据武器序列自动攻击目标,优先攻击前排单位,因此需确保前排舰船的生存能力。
舰船技能和武器系统的搭配是操作的关键。每艘舰船拥有主动和被动技能,例如护卫舰的防御强化或战舰的破甲攻击。技能发动时机由系统自动判定,但玩家可通过蓝图强化提升技能效果。武器战斗序列决定了攻击优先级,例如鱼雷优先攻击驱逐舰和护卫舰,因此编队时需针对性配置克制舰种。能量武器无视护甲,实弹武器则受护甲减免,需根据敌方防御类型调整输出手段。
在小行星稀疏区仅能使用护卫舰和驱逐舰,高能辐射区则需巡洋舰或航母。分舰队功能可扩展战术选择,例如部署前哨站分舰队执行骚扰或防守任务。战后分析战报至关重要,通过HP变化曲线和伤害数据可优化舰队配置。维修舰船需返回基地或使用预制模组,但后者无法在战斗中生效。
资源管理和科技研发是操作战舰的基础支撑。采矿需派遣工作舰勘探资源点,但需注意资源枯竭和星球危险等级。建造战舰需提前研发能源、防御等技术,并合理分配生产线。主力舰生产线用于生产巡洋舰和驱逐舰,超主力舰生产线则专供战列巡洋舰和航母。策略值有限,需优先保障主力舰队行动,避免分散消耗。
操作战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舰队效能最大化。通过持续优化舰船配置、技能加点和战术协作,可逐步掌握星际战斗的主动权。战斗中需避免单一舰种编队,混编不同定位的舰船能有效应对复杂战况。定期调整蓝图强化方向,并关注敌方武器序列变化,是提升操作水平的核心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