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期阶段选择防御武将时,首先要关注武将的获取难度和培养成本。防御型武将通常需要较高的生存能力,因此碎片获取途径是否稳定非常重要。优先选择那些可以通过竞技场、军团商店等固定渠道兑换的武将,避免依赖随机抽卡。同时要注意武将的升星难度,尽量选择碎片容易收集的武将,这样才能快速提升星级增强坦度。防御武将的培养资源要集中投入,不要分散给多个武将,否则会导致整体战力不足。
防御武将的技能效果是核心考量因素。优秀的防御武将不仅要有高额减伤或护盾技能,最好还附带控制或团队增益效果。比如拥有群体嘲讽、眩晕或降低敌方攻击的技能,能在扛伤的同时为队友创造输出环境。有些防御武将还能提供治疗或怒气回复等辅助功能,这类多功能武将性价比更高。技能触发概率和持续时间也要留意,稳定的控场或减伤比概率性技能更实用。
阵营搭配和缘分激活对防御武将的强度影响很大。选择与主力输出同阵营的防御武将,可以激活阵营加成提升整体属性。同时查看武将的缘分关系,优先选择能激活多个实用缘分的防御武将,比如增加生命、防御或抗暴率的缘分。有些防御武将虽然单体强度一般,但激活缘分后会产生质变,这类武将值得重点培养。中期资源有限,不要为了凑缘分强行上阵不实用的武将。
防御武将的站位和装备搭配需要精心规划。前排位置通常放置主坦,要选择基础防御属性高的武将;后排则可选择带控场或辅助技能的副坦。装备优先强化武器和防具,选择增加生命、防御和抗暴属性的套装。神兵方面,适合防御武将的有太公符、玄武盾等提供减伤或护盾效果的装备。注意根据敌方阵容调整防御武将的站位,比如面对高爆发阵容时,需要将主坦放在关键位置吸收伤害。
有些武将在中期表现不错,但后期会逐渐乏力;而有些武将则能一直保持高强度。选择那些在后期也有上场空间的防御武将,可以避免重复培养的浪费。同时留意武将之间的技能配合,比如拥有护盾的防御武将搭配治疗型辅助,能形成更持久的防御体系。随着游戏进程推进,要及时调整防御阵容,保持队伍的生存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