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陷率土之滨的要塞需要精确的兵力配置和战术安排。要塞守军通常分为三波,第一波600兵力,第二波和第三波各4000兵力,要塞城防值为200。建议校场升至四级,可派出四支部队:主力部队4000兵力、补刀队2000兵力,以及两队攻城值高的将领,每队兵力1000以上。在要塞附近建造驻军要塞并驻扎一支1000兵力的攻城队,能有效提高攻城效率。主力部队先发起进攻,补刀队随后跟上,击败守军后进入半小时攻城阶段,需利用攻城队快速削减城防值。

要塞的守军强度约为普通4级地的70%,因此若武将能击败两队4级守军,则具备攻打要塞的能力。攻城过程中需注意时间计算,补刀队与主力部队的出征间隔不宜超过5分钟,否则可能导致守军恢复。若未在半小时内攻破城防,守军会重新刷新,需重复进攻流程。为提高成功率,建议提前在要塞旁建立要塞群,缩短行军时间,避免因路程延误导致攻城失败。

攻城部队的配置尤为关键,主力队伍需具备高输出能力,推荐使用灵帝、刘备等武将。补刀队的作用是确保守军被彻底消灭,避免残兵拖延攻城进度。攻城队则需专注削减耐久度,优先选择攻城值高的武将,如宋宪、刘虞等。兵力分配上,主力与补刀队需保持合理比例,避免因战损过高而影响后续作战。
要塞的布局和地形也会影响攻城难度。多层防御体系的要塞更难攻破,因此需优先分析其结构,找出防守薄弱点。若要塞周围有山脉或河流,可借助地形限制守军增援。攻城时需实时观察敌军动向,灵活调整战术,例如在守军集中防守主城时,可先攻占粮仓或兵营。合理利用游戏内道具如攻城车、箭雨等,能显著提升攻城效率。
与盟友协同作战是攻陷要塞的高效方式。联盟成员可分工协作,一部分负责牵制守军,另一部分专注攻城。攻城前可通过铺路缩短行军距离,并在要塞旁建立临时要塞作为中转站。联盟管理需制定明确计划,标记攻城坐标,确保成员部队同步行动。攻占后需及时驻防,防止敌方反扑。

攻陷要塞后需妥善管理,将其作为战略据点。可通过开发周边土地提升资源产量,或建造分城巩固防御。若要塞处于关键位置,可将其作为前线指挥中心,便于调兵遣将。注意维护要塞耐久度,避免因疏忽被敌方夺回。长期占据要塞能为联盟提供显著优势,助力后续扩张。
